读字成春霖 登录 注册
观图若饮露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好文 > 正文

儿时的腊八节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发布于 2025-07-24 17:31:02 40 浏览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腊八粥是这一天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据说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腊八粥通常包含大米、小米、糯米、红枣、花生、红豆、莲子等食材。不同地区的腊八粥原料可能有所不同,有的还会加入肉类或甜品。

当然,在我的家乡,这种吃法也仅仅是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之后才能做到的事情了。

小时候,人们的生活条件还很差。哪能吃上像今天这样好吃的腊八粥呢?别说是那些名目繁多的食材,就是单纯的大米或小米都很难吃到。平时如此,节日亦然。

凭着脑海中那一点点模模糊糊的印象,记得最早能吃到的腊八粥是包谷糁做成的。腊八节前几天,大人们会将包谷放进石磨或碾子上,通过人工推磨的方式将包谷碾成很多的粗糙的“大糁子”,也就是将一粒包谷碾成三四粒大小。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再放一些小黄豆、小杏仁和核桃仁啥的,混合在一起。在前一天晚上用水泡好,第二天早上婆婆天不亮就早早地起来将它们放进锅里,先用大火将水烧开,再用小火慢慢地熬煮。等腊八粥熬好了,一掀锅盖,那股清香味直入心脾,挑逗你的味蕾,你就有不喝不罢休的想法。

等到父亲早上放学后回到家里,一家人便坐在一起,每人一碗,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这种吃法,虽说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但在生活还很困难的那个年代,也算是已经很不错的了。

后来,也就是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土地“大包干”之后,人们的生活条件才逐渐有了较大改善。农民的粮袋子里才有了小麦、玉米、谷子、糜子、黄豆等多种粮食作物,而且还有了一些余粮。这时腊八节也就有了用小米(去皮后的谷子)熬成的腊八粥。紧接着大米能在市场上买到了,于是就又有了用大米熬成的腊八粥,但大枣、葡萄干和桂圆什么的说实话还很少见。即使有,我们大多数乡里人还是贵得买不起。

再后来,也就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像糯米、大枣、葡萄干、桂圆、腊八蒜等等这些“旧时王谢堂前燕”,才逐渐地“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才有了普通人都能吃上的像模像样的腊八粥了。

再回到我们小的时候,腊八粥做好后,通常还是我们自己吃。在我们老家那里,好像很少看到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还要给亲房邻居端送一些后剩下的才自己吃的现象。

此外,将剩余的粥往大门上、墙上或者花草树木上泼洒一些的情况,也是有的,寄寓着来年五谷丰登之意。

至于挖“腊八冰”什么的,记忆中那时候在我们老家同样是有的。有人还把“挖腊八冰”叫“挖银子”。记得腊月八这天一大早,好多人家都要到河里去,选一处比较干净的结冰处,经过一番斧砍棍撬后将冰块扛到家里。回家的路上,还要比一比谁家挖的“银子”又大又清透。回到家里后,洁白明亮的“银子”刹那间会让昏暗的屋子亮堂起来。于是,人们对来年的生活,又多了几分希冀。

腊八节一过,也就意味着正式迈进了年的门槛。此后,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着置办年货,过年的氛围也就越来越浓厚起来。

如今的腊八节,似乎离我们已经渐行渐远。品种繁多的腊八粥也很难吊起人们的胃口。然而小时候的腊八节,还有那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却永远地留在我的记忆深处,难以忘怀!


相关文章

跳崖

童年的往事浩如烟海,灿若群星,是那么美好,又是那么难忘。有这么一件事,说不上是快乐,还是伤心,现在看来更多的除了好笑,还是后怕。每每想起,总是记忆犹新,如在眼前。是什么事呢?说了也许会吓你一跳——跳崖...

好文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2月前 (05-23)

七绝两首(新韵)/腊八节

七绝两首(新韵)文/知音情怀忆腊八遥忆儿时过腊八,素粥已觉顶呱呱。而今纵是珍馐味,难比当年那碗呀!过腊八腊八一过近年关,户户家家采货还。我往你来多苦累,心头却是笑开颜。...

好文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5月前 (03-05)

如梦令·童年

如梦令·童年难忘儿时玩友,快乐村头庄后。元夜闹花灯,端午偷折吉柳。休走,休走,梦里童年依旧。...

好文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7月前 (01-07)

忆江南·童年忆

忆江南·童年忆一人生忆,最忆是童年。烂漫天真如小鸟,无忧无虑似神仙。欢乐溢诗篇。二童年忆,常忆放飞鸢。遍地阳春三月秀,呼朋邀友竞欢天。清梦线相牵。三(新韵)童年忆,电影露天观。白幕一拉携凳坐,人间恩怨...

好文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12月前 (08-14)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本名王真,甘肃天水秦安人,教师,爱好文学,写自己喜欢的文,做自己喜欢的事。

最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