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字成春霖 登录 注册
观图若饮露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好文 > 正文

难忘的“画本”,永远的“小人书”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发布于 2025-01-16 14:36:53 14 浏览

难忘的“画本”,永远的“小人书”

文/知音情怀

图片

小时候,由于生活条件所限,我们既没有电视可看,也没有收音机可听,更没有今天的电子游戏可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快乐的“执着”追求,除了和小伙伴们经常一起玩众多的“土游戏”之外,看“小人书”便是我们在那个年代最大的喜好了。

“小人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连环画”,但小时候我们既不叫“小人书”,也不叫“连环画”,而是叫“画本”,这应该是当年我们大多数孩子的统一叫法吧。

不记得小时候我的第一本“画本”叫什么名字儿,印象中《白桦林中的哨所》和《火红的枣林》应该是我能记起的最早的两本“画本”了。两者虽然讲的都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对敌斗争的故事,但前者因为时间太早具体内容早已不记得了,而且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弄丢的,后者因为一直保存到现在,而且经常翻看,所以“内容提要”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火红的枣林》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华东野战军某部榴弹炮团奉命攻打鲁阳,隐蔽在茂密的枣林里。枣林乡的民兵和儿童团在炮团阵地的警戒区外,也增哨加岗。儿童团员们在金奎儿的带领下,坚守岗位,严密警戒,在民兵的帮助下抓住了妄图窃取情报的国民党特务狼羔子,有力地配合了我人民解放军的战斗部署。作品热情地歌颂了战争年代儿童团员在党的领导下机智勇敢、英勇斗敌的英雄事迹。故事生动曲折,很是耐读。

从小到大,这本“画本”少说我也看过一二十遍,它就像一个亲密的小伙伴陪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也深深地影响了我。而今,虽然几十年已一晃而过,我的“小伙伴”也变得有点面目全非,但我却对它情有独钟,一直珍藏着它,看到就像又回到了我的童年。

当然,我的“画本”可绝不是只有两本这么少。记忆中数量最多的时候我甚至攒到了四五十本之多,而且种类繁多,题材多样,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有战争题材的《活捉山魔王》《草原歼匪》《吉鸿昌》《铁流》等;聊斋或神话故事系列的有《画皮》《罗刹海市》《精卫填海》《雌雄剑》等。

在《活捉山魔王》中,我知道了“山魔王”的残忍本性,也知道了苗族小英雄隆开的机智勇敢;在《草原歼匪》中我知道了解放军某连连长王忠为击毙匪首而献出了年轻又宝贵的生命,懂得了革命胜利果实的来之不易;在《吉鸿昌》中,我为爱国将领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那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抗日豪情所感动;在《画皮》中我看到了披着美女人皮的魔鬼表面美丽温柔,实则残忍无比;在《罗刹海市》中我又看到了晚清官场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腐败;在《精卫填海》中,我学习到了精卫鸟不畏艰辛、永不言弃的战斗精神……

古代历史题材数量就更多了,其中有东周列国志系列的《楚灵王》《孟尝君》等,隋唐演义系列的《三鞭换两锏》《罗成夺魁》《大破连环马》等,杨家将系列的《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等,岳家军系列的《精忠报国》《小商河》等。当然,还有根据四大名著改编的众多“画本”,比如西游记系列的《流沙河》《铁扇公主》等,水浒传系列的《快活林》《闹华山》等,三国演义系列的《董宣》《犯长安》等,只可惜许多“画本”早已不记得它们的名儿了,具体内容也大多已经淡忘了。了。

图片

更重要的是,天长日久,我的那些心爱的“画本”绝大多数不是在小伙伴们的相互借阅或传阅中遗失,就是长大后被我们当作垃圾给处理掉了。

要说我和“画本”之间的缘分,可谓不可不深矣!有这么几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第一件是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发生的事。一天下午,不知是在哪一节课上,我和同桌乘老师不在,悄悄地溜出教室,翻过学校操场和六队场之间残缺的围墙,然后鬼鬼祟祟地钻进场里的仓库,在横七竖八的柴禾堆里津津有味地欣赏起中午刚从供销社商店新买的“画本”来……全然将上课抛之脑后。时至今日,我还纳闷:不知当年我哪来的那股勇气逃学看“画本”呢?而且还径直溜到了生产队的仓库里,真是“胆大包天”啊!如果是现在,我还会有当年的那个胆吗?

图片

第二件事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有一次,我去供销商店买“画本”,原本是想买自己喜欢看的心仪的“画本”,因为“傲慢”的售货员不让我试看,便鬼使神差地买了一本使自己很后悔、很不情愿要的《风雨如磐》,封面上画着一位长着浓眉大眼、留着八字须的大男人,在风雨中瑀瑀前行……我原以为打开后肯定会很精彩、很好看,结果怎么也没想到里面尽是些自己看不懂的波澜不惊的故事情节……说来也怪,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那个“留着八字须的大男人”认识的不断加深,我慢慢地不仅不讨厌这本小人书了,而且还愈加喜欢了——老实说,也许就是因为这本小人书,才让我后来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第三件事就与故乡一年两次的唱大戏有关了。听,舞台上敲锣打鼓,大戏唱得正欢;看,戏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尤其是那些摆摊的,叫卖的,恨不得把你兜里的钱掏出来……而我和表弟王芳东似乎也和那些大人们一样嗅到了“商机”,竟然大胆的把各自的“画本”“伙”(方言:凑)在一起,做起“看画本”的生意来。

图片

我们先是在戏场里选一块比较好的人多的地方,再在地上铺上一张大塑料纸,把几十本“画本”整整齐齐地“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塑料纸上面。“画本”越多,就越能吸引读者前来观看。这个读者,可不光是那些“小读者”,其实,里面也有不少“大读者”呢?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就是那些“大读者”们又能有多少可资娱乐的游戏种类呢?

“画本,看画本了!便宜看呢,一本两分钱……”我们声嘶力竭地吆喝着,一点都不知道害羞!不多久,我们的画本摊前便蹲满了各式各样的大小读者,瞧他们看画本时的那个认真劲儿就知道什么叫“如饥似渴”了!

就这样,一天下来,我们也能赚上个一两块钱。等到六天戏结束,就能赚好十几块钱呢,然后我俩就平分了,除了给家里给点和给自己买点好吃的之外,剩下的大概率还是用来买“画本”了。

图片

真是:大幕欢启人如海,画本一摆读者来。喜看小钱入口袋,童心深处乐开怀。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晃几十年便如过眼烟云,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也从当年那个懵懂、贪玩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个喜欢怀旧的“老顽童”。小时候的那些崭新而又众多的“画本”如今不是所剩无几,就是变得破烂不堪,但无论时光怎样流逝,岁月如何变迁,我那难忘的“画本”,永远的小人书,必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2023.7.19

(注:文中所有照片均系真实原照)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儿时的腊八节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腊八粥是这一天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据说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腊八粥通常包含大米、小米、糯米、红枣、花生、红豆、莲子等食材。不同地区的腊八粥...

好文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1周前 (07-24)

七绝 净土寺吟

七绝 净土寺吟(平水平起十一尤)文/南国栋(憨豆)甘肃水清草秀日升暖,云白山深鸟语幽。来向净天寻是处,梵音暮鼓信诚秋。2022.8.29于秦安...

好文 南国栋 南国栋 ⋅ 3周前 (07-16)

五律.临重阳赴甘谷彩绘

五律.临重阳赴甘谷彩绘付福运雾绕秋山静,长林叶正黄。农家田作晚,园圃菊开香。西岭鸣归雁,孤灯宿客堂。丹青成绘事,明日又重阳。...

好文 付福运 付福运 ⋅ 4周前 (07-09)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本名王真,甘肃天水秦安人,教师,爱好文学,写自己喜欢的文,做自己喜欢的事。

最新图片